你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正文
“菠萝格”变“红木”?《红木》国标没有它
信息来源: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:2018-06-19

长期以来,不少人说起红木都会提到“菠萝格”。

菠萝格学名印茄木,苏木科,印茄本属。根据《红木》国家标准(以下简称《红木》国标),无论是2000年8月起实施的第一个《红木》国标,还是最新修订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的新《红木》国标,均不包含菠萝格。

为什么有人一直将菠萝格误认为红木?甚至还有新闻将两者关联起来?

国标以前红木无特定树种

众所周知,过去的红木家具,不是指特定某类树种制作的家具,而是对明清以来优质硬木家具的统称。其中紫檀、大红酸枝、海南黄花梨等昂贵材质一般为宫廷或达官贵人使用,百姓多是就地取材,使用柴木、榆木或核桃木等做家具。随着时代更替,王权不复存在,一方面人们生活、文化水平提高,向往用上更好的家具,另一方面木材来源更加丰富畅通,于是又有不少优质硬木被挖掘,大量从印尼、马来西亚等进口的菠萝格就是其中之一。

成“红木”是被接受,还是被忽悠?

菠萝格木性较好,纹理交错,质地坚硬、天然耐腐,稳定性高,过去曾作为紫檀、大红酸枝、海南黄花梨等正宗昂贵的红木的替代品使用。加上菠萝格所制家具品质良好、价格平民,尤其在广东地区人们广泛接受,因此有人将其纳入“红木”行列,肯定它的优良性。

上世纪80、90年代,一些专营菠萝格家具的“红木家具厂”出现,“当时我们开了一个红木厂,买了很多菠萝格来做家具”,曾从事菠萝格家具生产的何先生说,“那时很多人买红木都买菠萝格,以至到今天,还有很多五六十岁的人说要买一套菠萝格的‘红木家具’”。

大众“认可”菠萝格为“红木”,可算在情理之中,但随着2000年第一个《红木》国标实施,如果厂家故意将菠萝格当成红木,就有欺骗消费者之嫌。事实上,由于木材种类很难靠肉眼辨别,一些不法商家也会以非红木冒充红木,或用低端红木代替高端红木来赚取利润,忽悠非专业的消费者。

菠萝格在国标中无迹可寻

上世纪80年代后,随着市场对高端名贵木材家具的需求日益增加,以及收藏热开启,红木行业以次充好的现象更加常见。此后,国家根据密度等指标对红木进行了规范,首次规定红木的范畴为2科5属8类共33个品种,包括人们熟悉的紫檀、大红酸枝、海南黄花梨,以及近年成为市场主力用材的缅甸花梨、刺猬紫檀、黑酸枝、白酸枝等,其中并无菠萝格。由此也说明,菠萝格与现代认定的红木在木性上有一定差别。

在工艺、造型等相同的情况下,由于菠萝格与“屈指可数”的红木相比数量充足,菠萝格家具的收藏升值空间远无国标材质的红木家具高,但并不说明菠萝格家具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定低于红木家具。相比而言,菠萝格更适合室内装修、制作地板或在户外景观使用。

 菠萝格制作的户外景观
菠萝格制作的户外景观

而在将于今年7月实施的新《红木》国标中,菠萝格依然没有被纳入,所以严格来说,菠萝格并不是红木。

实际上,随着红木原材资源的整体匮乏,各国木材进出口限令不断颁布实施,此前有红木从业者预测修订的新国标会丰富树种。不过,新国标在原本的基础上缩减为5属8类共29种,主要原因是国际学术研究上对树种进行了合并,如原本花梨木类的越柬紫檀和鸟足紫檀被认定为大果紫檀(缅甸花梨)的异名而进行删除。从只减不增来看,新国标的出炉也在倒逼红木行业提高木材利用率,彻底斩断过去粗放式生产的模式。

同时,红木是否应该脱离“国标”束缚,接纳更多像菠萝格一类被人们认可的优良木材,也重新引起人深思。(来源:品牌红木网  何欣仪∕文)